经常能看到听到,“医生,我内膜太薄了,不能移植了,怎么办呢?”这个问题有的时候还真是难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回答。
首先我们了解一下,子宫内膜过薄是什么原因造成的?
一、子宫内膜过薄是怎么造成的?
一般来说是内分泌紊乱导致的激素失衡,使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发生了变化。例如雌激素水平偏低、孕激素水平不足、排卵障碍、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等都可造成子宫内膜变薄。
某些宫腔手术(如人流刮宫等)如果损伤到子宫内膜的基底层,内膜无法正常增殖、增厚。在此,建议大家如果暂时没有生育要求,一定要做好避孕措施,不要轻易做人流,否则可能对未来的生育影响很大。
正常情况下,子宫内膜厚度<6mm时,想要怀孕是有一定难度的,但子宫内膜偏薄并不等于绝对无法怀孕。
二、子宫内膜过厚又是如何造成的?
子宫内膜过厚主要由于卵巢功能紊乱导致的雌激素分泌过多所致。例如肥胖、子宫内膜增生、内分泌肿瘤等。
当子宫内膜厚度超出正常范围时会影响女性怀孕。一方面子宫内膜过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,排卵也会受到影响;内膜过厚>14mm时,同样会造成受精卵不易着床。
女性一定要做好孕前检查,子宫内膜过薄或过厚都不利于受精卵的着床,会直接影响怀孕。如果女性子宫内膜异常,一定要在治疗后再怀孕。怀孕后也要时刻注意检查,一旦怀孕期间发现子宫内膜异常等现象时,需要及时就诊,以免影响胎儿的发育。
受精卵从输卵管分泌的液体中吸取营养和氧气,不断进行细胞分裂。与此同时,受精卵逐渐向宫腔方向移动,3-4天后到达宫腔时已发育成为一个具有多个细胞的实体,形状象桑椹,所以称为桑椹胚。受精后5-6日,受精卵发育成晚期囊胚,通过定位、黏附和侵入三个过程着床。晚期囊胚首先接近子宫内膜,黏附在子宫内膜上开始分化。其分化出的滋养细胞穿透侵入子宫内膜、内1/3肌层及血管,囊胚完全埋入子宫内膜中且被内膜覆盖。自此着床完成。
目前,胚胎着床机制尚未充分阐明,但胚胎成功着床的要素包括高质量的胚胎、有接受性的子宫内膜和适宜的内分泌环境。在受精卵着床时,女性一般处于子宫内膜的分泌期,此时子宫内膜厚度在8-12mm之间。而怀孕后,子宫内膜会出现一定变化。子宫内膜会比怀孕前增厚,约在10-14mm的范围内,甚至更厚一些,子宫内膜增厚,能对胚胎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。
所以胚胎要想着床,子宫内膜很重要,通常,我们把内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叫做子宫内膜容受性(endometrial receptivity,ER)。临床上有许多指标可用于评估子宫内膜的容受性,但仍缺乏公认的可靠评判标准。目前超声检测因其实时性和无创性的特点,常用于评估ER。
三、超声如何评估ER
对于子宫内膜厚度,一般认为适于着床的子宫内膜厚度临界值在hCG注射日测量为7 mm,当子宫内膜厚度<7 mm 时,妊娠率显著下降,并且随着内膜厚度的增加,其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提高。但是,厚的子宫内膜也不能保证着床,因为厚度并不能量化其功能。
四、子宫内膜类型
子宫内膜类型指内膜与肌层相对回声的状态。根据阴道B超检查子宫内膜的Gonen标准可以分为3种类型。
A型:典型三线型或多层子宫内膜;
B型:均一的中等强度回声,子宫腔强回声,总线断续不清;
C型:均质强回声,无子宫中线回声。
研究表明,hCG 注射日A型子宫内膜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B型和C型,提示A型子宫内膜为胚胎着床提供了更好的条件。A型子宫内膜和中度子宫内膜厚度最适于胚胎种植。
五、子宫内膜血流
子宫内膜接受胚胎种植需要丰富的血流。子宫动脉血流用搏动指数(PI)和阻力指数(RI)表示。研究表明,PI能够预测妊娠结局,当PI<2时ER最好。当PI>3时,IVF-ET妊娠的可能性几乎为零。但PI值反映了整个子宫的血流,子宫和卵巢血管之间存在交通支,子宫动脉的PI值不能准确反映内膜组织血供。
六、如何做到科学保养子宫内膜
- 1 -保持愉悦
保持平稳、愉快的心情,避免精神过度紧张是调节内分泌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,心情愉悦的女性不仅能够拥有健康,而且会散发迷人的魅力。
- 2 -经期保暖
经期注意保暖,必要时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暖水袋,促进血液循环,并松弛肌肉,减轻器官痉挛,促进经血排出。
- 3 -坚持运动
运动可增强体质,对子宫保健有好处。练习瑜伽是保养子宫的很好方法,瑜伽可以疏导女性器官的气血循环,调整荷尔蒙的分泌。
- 4 -避免感染
损害女性妇科炎症要早发现早治疗,避免炎症上行感染;无生育要求的女性采取避孕,避免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对子宫内膜的损害。
- 5 -科学避孕
避孕套既能有效避孕,还能防止性传播疾病感染子宫,让子宫青春常在。一款优秀的“口服避孕药”不光能避孕,还能调节月经周期。连续长时间服用同一种长效避孕药,会让调节体温的神经中枢产生钝化反应,因此应每年更换一种。
- 6 -减少高脂食物
高脂肪食物促进了某些激素的生成和释放,而子宫肌瘤的形成与大量雌激素刺激有关,坚持低脂肪饮食,要多喝水、按照最新推出的4+1金字塔膳食
微信扫一扫
咨询客服微信客服二维码
关注微信公众号